2019年江蘇省政法干警考試行測專練:常識判斷7
1.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是在( )。
A.唐初 B.唐末 C.五代 D.北宋
2.《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時期是( )。
A.唐朝 B.北宋 C.清朝 D.明朝
3.下列電池中不能充電的有( )。
A.鎳鎘電池 B.銀鋅電池 C.普通干電池 D.鉛蓄電池
4.在下列設備中,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是( )。
A.驗鈔機 B.微波爐 C.電視控器 D.潛艇上的聲納系統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B.湯姆生發現電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
C.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是因為該束光的波長太短
D.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總能量增大
【答案與解析】
1.【答案】D。解析:火藥在唐朝末年開始使用在軍事上,北宋期間,得到廣泛使用。故本題選D。
2.【答案】B。解析:《清明上河圖》記錄的是北宋時期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故本題選B。
3.【答案】C。解析略。
4.【答案】D。解析:人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學會利用超聲波,這就是利用”聲納”的原理來探測水中目標及其狀態,如潛艇的位置等。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工作,微波爐是利用微波工作,電視。控器是利用紅外線工作。故本題選D。
5.【答案】D。解析: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但是只是表明電子是原子的組成部分。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是因為該束光的頻率太低,而光的頻率與波長成反比,所以這時只能是因為該束光的波長太長,D項正確。故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