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直播无插件高清_篮球比分网全网_2024西乙积分榜_巴黎圣日尔曼赛程 - 足协杯16强对阵出炉

13862762668
NEXT
PREV
輔導資料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國家公務員 > 輔導資料 > 2021年申論熱點解析: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2021年申論熱點解析: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公考成功路 尚岸帶你不迷路

日期:2019-12-30  編輯:小強公考  瀏覽:

【背景鏈接】
  2019年,年末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幸福社區服務站門前鑼鼓喧天,社區“幸福年華藝術團”的腰鼓隊載歌載舞,熱烈慶祝黨的十九大隆重開幕。
  臨近9點,幸福社區居民紛紛來到社區會議室,集中收看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會議室原本只能容納30多人,但一下擠進了50多人。
  “習近平總書記說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我們對此感同身受。”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江曼說,新洲的發展就是全國輝煌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幾條新修的高速公路穿越新洲;陽邏港集裝箱吞吐量攀升至100多萬標箱,躍居世界內河第一方陣;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落戶,武漢從煉鋼、造船、造車,進而造火箭、造直升飛機;武漢地鐵21號線全線貫通,新洲結束了不通地鐵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字字重千鈞,令人感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真摯為民情懷。”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金霞表示,作為基層社區黨建工作者,將原原本本學好報告精神,不折不扣向群眾宣講好報告精神,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水平,讓社區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權威論述: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大會上作了報告。境外華文媒體解讀稱,十九大報告為“中國夢”勾畫了完整的行動綱領,這也是中共作為執政黨向全社會發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宣言書和動員令。在這份事關中國未來數十年的宏觀方略中,無論是出發點還是目標都落在“人民”二字上。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現了203次,直抵人心,激發共鳴: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
  深度解析:
  鄧小平同志說:“社會主義財富屬于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醫,老有養,生活幸福,都過上好日子。
  1.“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是說“就業”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抓好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實行“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使人人有活干,有飯吃。
  2.“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說“教育”是強國富民的基礎,要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解決進城務工子弟上學難等問題,讓孩子們都能無憂無慮地讀書,讓家長們不再為學費發愁。
  3.“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說“分配”是人民休養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通過“擴中、提低、限高”,縮小貧富差距,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讓廣大人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4.“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說“社保”是人民生存和發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裝進“保險箱”,完善和健全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強對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確保弱勢群體的生活底線,使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衣食無憂。
  5.“穩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說“穩定”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可靠保障和堅強后盾。“穩定壓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就是要重視社會穩定工作,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處理機制,排難解紛,把各種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爭取社會治安狀況的根本好轉,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對策措施:
  1.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翻閱十九大報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條基本方略,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開篇,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結束。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報告里這一論斷表明黨持續反腐的堅定決心,也必將進一步贏得民心。
  2.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順應新時代的新特點和人民的新需要,以創新實干開拓新局面。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主動對標這一科學論斷,拉高發展標桿,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老百姓在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在河北雄安新區,為了解民意、解決群眾實際難題,駐村工作組已進入雄安三縣每個村莊,上千名黨員干部與村民同吃同住。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剛代表說,要按照群眾意愿,對人民負責,集全球智慧,建設一座標桿之城,不負“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歷史重托。
  3.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緊緊依靠人民,激發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創造力,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事業的主力軍。多年前,寧夏吳忠市鹽池縣曾記畔村,老百姓靠挖甘草過活,是遠近聞名的窮村子。如今,村里種植2萬畝小雜糧,羊存欄量1.3萬只。十九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帶著6個自然村的村民擼起袖子一起干,發展特色產業,建起互助養老院。我們相信一個有愛才誠意、聚才良方的黨,一定能帶領13億多人民實現中國夢。
分享到:
?